和那个人生活在一起这么几年,每当我们可以像普通夫妻/情侣一样,在工作日早晨家中早餐时段面对面的遇见并且说上几句闲话才各自出门揾食,我就条件反射的意识到,年尾近了,普普通通的一年即将过去,而另外一个普普通通的年早风尘仆仆的侯在街角迫不及待了
所以,惯性年度总结里,我是要怎样叙述我的2011呢,换言之,我可以从这一期的365天了里提炼出怎样的几颗关键词呢?如下——
出游
因为那个人被延期的一年一度的华山论剑,以及之后我们两个插花般的交错出差,活活的,一整个夏天和秋天这样大好的欧洲出游季就给憋屈在这座普通海岛之上荒度了过去。还好,我今年自发的或因为工作出差总算有走了一些新地方,尤其公干两处,一为大马人迹罕至的纳闽岛,一为棒子首府,实在是我再想破脑袋翻转地球仪都不会落实在旅行计划上的两个所在,反而这样趁着出差之便,走一下,看一下,虽然不会有多大的新鲜劲儿兴奋点儿,却因为第一次,倒也很给工作之余的差旅生活带来些许趣味
好吧,那么就在年度总结里许个愿望——虽然预算设了就是要被突破的,愿望许了就是要被幻灭的——来年,我可以用双脚丈量一下西班牙,法国,再不济,也能在年尾再去一次台北,赶一赶陈升的跨年演唱会
婚礼
对于我这样三十加的高龄少女来说,婚礼居然还能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元素,着实令人惊叹。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由上年11月尾的那一场迅猛龙婚礼开始计算的这之后的十二个月之内,我统共有五位亲密的朋友义务反顾的冲入了这座围城。这五场婚礼中,我亲身参加了三场,并且在最后一场荣任了独一无二的伴娘(耶!),那个人也列席参加了这三场中的两场——这句话并不多余,因为这还是那个人在我们交往这么多年后首次以家属身份参加的我这边朋友规模比较大型正式的聚会;而另外两场,由于地域时间各种原因,只能错过,错过就错过吧,我的缺席与否于他们之后生活的快乐和纠结指数完全的不相关,缺席只是平白无故的让我箱柜中的衣履配饰以及冰箱里一大坨的化妆品们少了两次出趟的机会而已
这以后(以及这之前),掰掰手指,如今年这般的婚礼密集盛况再也不会出现了。所以,2011于我的朋辈关系是一条关键的分水岭,它标志着,这以后,如以前那样呼朋唤友大口喝酒大声笑的场合将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大家伙儿衣冠楚楚大部分人携眷成惯例一小撮人如我死性不改的单刀赴会,围坐一桌,吃吃饭,聊聊天,结帐之后鸟兽散,才是主流。会怀念以往吗,那是肯定的以及强烈深刻的,可是,生活,教会我们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人,要,向前看
微博
从农历春节里为了拱长公主的粉丝数开了微博至今日,将将一年,长公主倒才施施然的发了434条,而我的已经量化到了2902条… … 我看我是有多手贱
微博对我的生活的影响,虽然不能说是非其不可至关重要,可是,它的出现,一来,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我打发办公室生涯里支离破碎的残片时间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超过三方的康考里我由于思维速度太快不得不容忍其他人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后追赶上我的思路的等待时间。二来,通过微博的速度和讯息量,我终于可以和国内保持同步;当然,在这之前,国内的风吹草动我总是企图通过境外媒体以及本港媒体的报道尽可能的拼凑出一个客观的全貌,惜乎只要是媒体,无论境内境外,无论官方喉舌还是商业机构,报道总要顾及自己本身的立场及其预设的前提,现在有了微博,资讯的通报开始个人化,虽然每一个个体也总还是有自己的立场,但是和媒体的训练有素整齐划一相比实在不堪一击,也由此反而个体的传播更具客观性全面性。此外,也是通过微博,我心安理得的发现,原来我一直以来的恐惧和悲观不是没有现实基础的矫情,居然还有不少同道中人,遂继续心安理得的在恐惧和悲观中坦然前行
2012,十明治的即将到来,让我很难确定我是否还会在此之后继续微博,可是,即便如此,和微博的短暂交会的这年余,仍然极大的丰富了我的认知强大了我的神经,所以,套用一句滥俗的广告语,和各位微博内外人士共勉——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改变
生活,充斥着各种看似随机、偶然、突发、即兴的变化,从而让人不得不为之改变。这些变化也好,改变也罢,大部分是负面的,不然,人生何来苦多于乐,悲大于欢呢。而悲观打底积极前行的双子星如我,在承受和承担这些变化改变的同时,总不甘心平淡温和的逆来顺受之,常试着要挑战一下对方或者自己的底线看看会不会由此激发出一星好玩的火花出来。好玩的人生,总是要比常规路辛苦一些,折腾一些,可是,既然生活已经给我们设定了这么多已来的以及未知的充满各种艰难困顿的变化,如果我们自己再不变着方儿的找乐子,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想的,反正于我,肯定不能接受
好吧,所以,我想,你们也都知道了,2011,老天和我开了怎样的一个玩笑,把怎样的一桩变化加诸在我的身上和以后的整个生活里。我会试着慢慢消化它,并且从中钻研出不一样的乐子,希望吧
最后,以下,这段文字,是去年,以和那个人结婚五周年的名义在岛上拍了一套照片,被影楼要求提供的一段所谓的心情故事——写英文纯粹因为和港人沟通英文更加方便;另外,这段文字,本来我的设想是,以我的手写体印在摄影成品的内页,可最后定稿的时候,我终究放弃了这个想法,并非影楼做不到,只因我是光速变幻的双子女——好像,今天,既然说到了改变,我觉得,就把这段话贴在这里作为结尾,也挺好的
A**** and A***** have been committed to each other since the summer in 2001 and got married in the autumn of 2005. However, we’ve been through the long distance relationship from the day one we were together until the spring in 2007 by when we both moved to HK.
So, after being through all these years’ ups and downs, highlights and lowlights in respect of relationship itself and the life, as well as the penetration to the other’s family and social network, the way we define each other becomes very assorted from the beloved on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o life partner, buddy, soul mate, sibling, … and whatever else you can think of. It is really hard to name it simply in one word.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rough all the way long, we both have changed and/or been changed for the other, dramatically or by subtle ones, naturally or by force, and we are pretty much sure that such changes will happen and never stop as time goes by.
This is essentially where our idea comes from to seek for a professional and stylish studio, since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look from the outsiders’ eyes and the lens how us a couple with changes could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