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贴了一张近距离拍摄的又胖回来了的郑欣宜的照片,因为午餐的餐厅楼下中庭广场里正好有一个pop-up fair,她自己有个摊位在卖冰激凌
未几,在一个还算亲密的朋友小群里,有一个朋友感叹,她怎么(就沦落到)去卖冰激凌了,另一个马上接口补了一句,评说郑很可怜,还加了一个意犹未尽的“唉”。我是过了好几个小时才看到他们写的这些,因为是还算亲密的朋友,所以,我很客观的解释,(根据我有限的tvb式艺人八卦知识)买冰激凌绝不是郑赖以为生的主业,照片里她应该只是在参加一个活动。我还有点小内疚,因为没有及时阅览微信,而让这两位朋友的无谓悲悯情绪留存了好几个小时
看图说话、主观结论直接推导出解说的思维方式,在我的朋辈中颇有越演越烈之态势,以前我还很幼稚的会在微信里将此思维方式的集中、突出追捧者设置成“hide the moments”,现在不需要了,取法不责众之要义
大学里集体献血期间,大家最好奇的就是彼此的血型,见面第一句话没头没脑的就是“你是什么型”(此桥段在若干年后被用在了棒子国大火的太阳的后裔里也是没曾想到——也斯,这部剧我穿插着kindle上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的阅读体验也是真的有从头看到尾)。那段时间,英英有次参加完中学同学聚会回来谈及她一个女同学,说聚会上提到献血的第一句话,竟然问的是献血补贴有多高之类的,言语间满是无需解释的鄙夷,然后我俩自然在宿舍里一唱一和了小一会儿。年少轻狂时的犀利和自以为是,现在偶然回顾,直觉其让人不忍直视的程度更甚脑残偶像剧呀